1.3米身躯撑起一个家 ——赵家街道长安村沈孝琴养猪脱贫记
今年43岁的沈孝琴是赵家街道长安村8组村民,她身高大约1.3米,戴着800度的近视眼镜。她的左手中指残疾,丈夫袁刚军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评定为精神病一级残疾,家中有两个孩子读书。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让沈孝琴妥协,她勤劳朴实,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用羸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近年来,沈孝琴一家通过扶贫干部的指导和帮扶,发展生猪养殖业,顺利摘掉“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沈孝琴在割猪草
因学因病致贫
四月里的乡村,鸟语花香。4月16日中午,沈孝琴将满背篓猪草背进养猪场,圈里的小猪听到动静,欢快地叫着迎向主人。
“今天有新鲜猪草吃哟,你们吃了要快快长大……”放下背篓的沈孝琴探出手伸向圈里,小猪们依次上来用鼻尖触碰,仿佛是在与她打招呼。
沈孝琴与丈夫袁刚军育有一双儿女,家境本来就不宽裕,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袁刚军身上的担子更重了。2000年,令沈孝琴意料不到的是,比自己大一岁的袁刚军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
“我老公发病的时候,没有暴力行为,就是一直在家里念叨着要出去。”沈孝琴说,自那以后,袁刚军每年都要到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3个月,常年都需要吃药稳定病情。
袁刚军患病后,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没有了,沈孝琴毅然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为丈夫治病,还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她整天在地里劳作,还喂了两头猪。然而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和学费,沈孝琴辛苦换来的钱只是杯水车薪。
量身定制产业
2014年,通过长安村村民的民主测评,袁刚军一家被纳入贫困户,两个孩子读书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学费得到减免,还享受了生活补贴。袁刚军被评为精神病一级残疾,每月享受60元的残疾护理费,同时住院吃药享受了医疗救助政策。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沈孝琴肩上的担子轻松了。长安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的一班人谋划着,如何帮助这个家真正脱贫,走上富裕路。
“其它事情我干不好,我就喜欢养猪,有信心能养好。”沈孝琴在与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颜克方交谈时说道。
了解到沈孝琴的想法,长安村驻村工作队立即着手研究可行方案。
“沈孝琴要养猪,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她家附近就有好几个养猪大户,可以去学习。我们也专门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对她进行技术指导,对她家的养猪场实行定期巡查监管。”赵家街道畜牧站站长兼长安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何小平说。
筹资建养猪场
说干就干。长安村驻村工作队立即着手实施,为沈孝琴家规划建场地址,协调土地、设计图纸,然后进行预算……
“建猪场我没费心,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帮**了不少心。”沈孝琴说,驻村工作队考虑到她家实际情况,协调了土地,在她家附近10米的地方选址建修猪场。2016年,还为其担保办理金融扶贫无息贷款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2017年10月,沈孝琴家200多平方米的规模养猪场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正式运营,她从两头母猪开始了创业之路。
2018年上半年,一场特大风灾将养猪场的屋顶吹翻,长安村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随后请来村民帮忙翻修养猪场。
“驻村工作队的干部就像我的亲人,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我一定要把猪养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沈孝琴说。
扩大养猪场规模
2018年,沈孝琴从两头母猪发展到8头母猪,还专门养了1头公猪,一年下来,发展商品猪达到30多头,当年陆续卖了12头;今年1月份,卖了10头,累积毛收入达3万元。
“我们村离赵家场不远,水泥路都通到了家门口,猪贩子经常上门来收购,免得我们自己拉去卖,节省了劳力。”已经脱贫的沈孝琴说,丈夫袁刚军正常时,便到附近打零工,家里的猪场不用他插手,只有卖猪时需要他搭把手。
喂猪、打疫苗、洗猪圈、为母猪接生……养猪场的一切事务,基本上都是沈孝琴负责。现在她家猪圈里有23头商品猪,每头猪有100斤左右。
沈孝琴告诉记者,她还种了小菜和玉米,除了自己吃外,剩下的就用来喂猪。平时空闲时,她打开手机上网,学习养猪知识,了解猪价行情。
“小猪要多吃新鲜猪草,肉质才好。”沈孝琴介绍,正常情况下,她家的8头母猪一年能产仔120多头,今年下半年她计划再养商品猪50头,争取明年养殖规模达到100头。
来源:开州日报 冉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