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反诈骗中心预警员赵珊紧盯着屏幕上出现的预警信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原来,该女子当天下午接到一个自称某网站客服的电话,对方告诉她买的东西出了问题,要给她退费,但是需要她提供银行卡信息。女子没有相信,直接挂断了电话。
结束通话后,赵珊又立刻转头看向电脑屏幕,关注预警信息,随时准备拨出下一个电话。从事反诈工作多年,她深知,并不是每一个市民警惕性都那么高,多打一个电话,就可能阻止一场诈骗,往大了说,可能会挽救一个家庭。
“劝阻,形象一点儿说就像是踩着‘风火轮’,从骗子手中‘抢人’。”赵珊说,对于诈骗分子来说,为规避被查获的风险,他们会将骗来的资金转到多个账户中。而劝阻的目的,就是在当事人的血汗钱转到诈骗账户里之前,及时制止其转账。每次打电话前,他们的心总是悬着的,担心电话那头的当事人不能识破骗局,当听到他们没有被骗才放下心来。
一天下来,赵珊和同事们日均要拨打400多个劝阻电话。手打酸了,眼睛花了,嗓子哑了。“只要能及时劝阻当事人,打再多电话都值得。”赵珊说。
一个占线3个多小时的电话
但是,一通通紧急呼叫的拨出,并没有想象那么顺利。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这是预警员们常遇到的情况,也最让赵珊“抓狂”。
赵珊还记得,一天中午12点过,一条预警信息弹出,一当事人与异常电话通话时间较长,预警标注为紧急。她立即拨出预警电话。
可对方电话一直占线,半个多小时后,好不容易接通电话,赵珊刚开口,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赵珊十分清楚,当事人是掉进了电信诈骗的圈套,被骗子控制了,得尽快找到她。
赵珊继续拨打电话,同时紧急协调了辖区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我们比她更着急,因为她还蒙在鼓里。”赵珊说,骗子一般会引导当事人去酒店、家中等相对私密的空间,还有银行等可以进行转账操作的地方。
当民警赶到银行时,当事人正在开新银行卡。看到眼前的民警,对方还如在梦里:“你们不是在电话里吗?到底谁是警察?”此时,当事人已通话3个多小时的手机才挂断。
“这是反诈劝阻中时常出现的一幕。”赵珊说,不法分子常会冒充公检法机关来实行诈骗,先一步告诉当事人,或许会有警察找到你,但你不要相信,或是以当事人“身份信息被盗用,为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提供了便捷”等来恐吓,甚至伪造“警官证”“通缉令”等,进一步对其进行洗脑。
反诈新利器 民警上门见面劝阻
见面劝阻,是警方的又一项反诈新利器。
3月4日,市反诈骗中心弹出一条预警信息,住在铜梁的市民张女士可能接到了诈骗分子的电话。赵珊立即拨打张女士电话,可是一直无法接通。为了避免张女士被骗,赵珊迅速将预警信息推送至铜梁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希望他们立即联系当地派出所,让民警上门劝阻。
重庆市反诈骗中心的预警员们通过电话对可能遭受诈骗的市民进行预警、劝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原来,张女士的女儿小陈正用母亲的手机在网上点赞刷单。在抢单赚了二十余元佣金后,她准备往自己的账号里充值,用于下一个抢单。就在她即将转账时,民警赶到了。
在张女士家中,民警对张女士和小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反诈知识讲解。差点被骗的小陈心有余悸:“多亏民警及时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几天前,市民高女士被不法分子以下载APP办理信用卡的名义骗去1.5万元。而后,她又落入骗子圈套,踏上了前往福建的路,去找对方退钱。由于一直联系不上高女士,重庆市反诈骗中心联动涪陵区、石柱县两地公安机关,两小时内驱车追了两百公里,终于追上了已被骗子“洗脑”的高女士。
听民警现场宣讲反诈知识和心理疏导后,高女士感叹:“你们追这么远来劝我,我相信你们!刚刚又差点被骗,对方要我继续转账,说这样就可以把我的钱退回来。如果没有你们赶来劝我,我可能已经转了,谢谢你们!”
“部分市民被骗子‘洗脑’之后,电话劝阻可能达不到应有效果,因此,我们建立了梯级式反诈专业队伍,加强了见面劝阻的力度,现在来看效果不错。”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反诈骗中心在接到预警之后,首先会进行电话劝阻,如果电话劝阻无效就会将线索发给区县公安机关的反诈骗中心,由辖区派出所的反诈民警上门见面劝阻,避免市民遭受损失。
该负责人也提醒,市民如接到号码显示为96110的电话,这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请一定要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