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上,涉及重庆的27个区(县)及部分地区,和四川的15个市,2019年常住人口达到9600万人。如此庞大体量的城市群,如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这是一大难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九项重点任务,排在第一的就是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规划纲要》提出,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成渝双城引领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
作为西部地区的“双引擎”,规划纲要进一步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为重庆、成都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
其中,重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形成“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十三五”以来,成渝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中部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形态。
为此,《规划纲要》既提出“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也提出要“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强化协同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以城带乡、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在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畅通璧山、江津、长寿、南川联系中心城区通道,率先实现同城化。强化涪陵对渝东北、渝东南带动功能,支持永川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部职教基地,支持合川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推动建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打造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点。推进重庆向西发展,提升荣昌、铜梁、大足、潼南特色化功能,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成都都市圈,则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推动成都、德阳共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加快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融合发展,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东进,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
成渝都市圈相向而行破“哑铃式”格局
为强化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互动,将支持遂宁与潼南、资阳与大足等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同时,带动成都平原一体化发展,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支持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支持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供图
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支持万州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南充、达州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垫江、梁平、丰都、忠县、云阳节点作用,带动双城经济圈北翼发展。支持万州、达州、开州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利益共享机制。
同样紧密相连的川南、渝西地区,《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宜宾、泸州建设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带动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支持自贡、泸州、内江、宜宾、江津、永川、荣昌等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
《规划纲要》还提出,强化双城经济圈对重庆市、四川省其他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带动,引导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州县、大小凉山等周边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双城经济圈集中,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
六方面落实《纲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要求
《规划纲要》提出“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要求,重庆将如何落实空间规划要求呢?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完善主城都市区城镇空间布局,把主城9区城市空间扩展为21个区在内的主城都市区城镇化格局,区域人口2110万人。其中,优化控制中心城区9区人口和密度,培育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等4个100万人口的郊区新城尽快完备大城市功能。
针对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重庆加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与川东北区域协调联动发展,规划万开云都市圈为200万人的城市区,形成三峡库区核心优势区域的经济中心功能。逐步形成多中心、多功能、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
同时,将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共建“西链陆海、东接三群”外通内畅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拓展出渝出川高铁高速大通道,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在优化区域产业和创新空间布局方面,将共同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区域产业空间格局。
在共塑巴山蜀水美丽国土方面,将共同保护“一带、四屏、多廊”的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规划促进毗邻地区融合发展,还将立足毗邻地区的地理格局、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突破行政区束缚,统筹规划和功能布局,推动毗邻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共享。
来源:上游新闻
|